网上有关“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宋应星在任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
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族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
体例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上篇: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种植甘蔗、制糖、养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的烧制技术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杀青:造纸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佳兵:武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
麹蘖: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
评价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在国内却由于清朝的文字狱长期失传。在192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后来也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初刻本。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 字长庚,明南昌府奉新县北乡人。他出生在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万历四十三年,时年28岁的宋应星便与其兄一起在江西乡试时同榜中举,一时传为佳话。宋应星兴趣十分广泛,对农业、手工业生产都比较注意观察和研究。当科举场中屡受挫折,以致"六上公车而不第"之后,他便幡然醒悟,一方面为官,一方面著书立说起来。遂成为一名科学上的巨人。 《天工开物》一书原分作18卷,依次为:乃粒(五谷)、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粮食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陶埏(陶瓷)、冶铸(铸造)、舟车(车船)、锤锻(锻造)、燔石(烧造)、膏液(油脂)、杀青(造纸)、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朱墨)、曲蘖(制)、珠玉。前面一些卷目都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这样一种排列次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该书分量最大的是农业技术,其次是金属冶铸技术。宋应星撰写此书的目的,一是要向人们系统地介绍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知识。他认为天覆地载,物号数万,若每一种知识都要靠别人口授,或者亲自去观察,那是认识不了多少东西的,故应向书本学习。二是强调生产知识之重要,批判那种轻视生产劳动,连枣梨之花都不能分辨,而侈谈楚萍的错误倾向。
关于“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幼柏]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502-761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幼柏”!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