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
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 在如何做实学校科学教育方面,有关负责人表示,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意见》聚焦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排查指导。
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实验课规定动作,并拓展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在专业培养、师资培训、岗位编制、评价机制等多个环节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员等队伍的建设。
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 同时要做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近年来,校外教育飞速发展,持续加强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优质校外场馆(所)建设。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也纷纷建立各类科学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极大丰富了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但是,也出现了资源分布散乱、质量良莠不齐、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意见》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盘点、精选、补充资源,全面动员相关单位,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二是强化供需双方对接,明确要开展科学教育的时间和次数要求,让参与方式变“短期”为“常态”,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 三是加强宣传介绍,加大对科学教育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科学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家喻户晓,相关资源唾手可得,让爱科学、学科学成为社会风尚。
做好科学教育社会课堂阵地集群构建 海量社会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有序管理?有关负责人介绍,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经常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结构性缺项、供需双方缺乏精准对接等问题,致使资源浪费或无法有效利用。为此,在现有科学教育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将做好科学教育社会课堂阵地集群构建。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智能化管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教育”专题建设,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集成全国各类科学教育资源。通过“菜单式”“自助型”等模式,实现科学教育资源提供方与需求方的对接,进一步推广优质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利用效率。
安排建设“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等项目 对于如何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的帮扶托底工作。在工作原则上,要求强化宏观调控,将各类项目和有形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
在硬件支持上,安排建设“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等项目。在资源供给上,明确探索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在社会动员上,部署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培训专业人员。
不能借科学和创新之名“一窝蜂”上项目 有关负责人还介绍,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相关工作同向同行,有机衔接。?
一是与规范校外培训工作协同。引导科技类培训机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二是与科技类竞赛同向。引导孩子们不仅要参加竞赛,而且要培育“献身科学”精神,不断增进家国情怀。
三是与“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各类英才计划统筹。不能借科学和创新之名“一窝蜂”上项目,要明确侧重,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 四是与中高考改革同频。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加强实验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既要统筹增效,又不能增负。
实施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 “‘千家万馆’科学教育总动员行动”等一系列重点项目 为确保《意见》取得实效,将会着力建好长效机制,抓实抓细各项措施落地实施。要有组织,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合会议进行调度,组建专家团队,加强谋划指导和推动落实,确保进度有人管,问题有人答,难题有人帮。要有支持,广泛争取各类社会资助,加大对科学教育支持力度。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千家万馆’科学教育总动员行动”“科普进万家行动”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要有对账交账,定期对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分析研判,公布相关结果,指导工作进度落后地区有针对性地改进,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
一、科学的重要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2、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幅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科学技术可以丰富劳动者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可以使劳动组织与管理手段科学化,从而提高劳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功能。总之,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3、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4、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就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技的发展成就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技术越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帮助就越全面,技术所体现出来的威胁也就越严重。技术的正面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
二、有关学科学的标语
1、科学发展,保护环境,共创和谐。
2、科普为伴,事通人和。
3、科学松鼠会,大众科学传播的天使。
4、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5、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6、天文地理奥妙多奇思妙想乐趣多!
7、科普进万家幸福你我他。
8、汇集科普知识雨露.汲取和谐幸福甘泉。
9、科普永无止境 梦想就在前方。
10、珍惜生存环境 保护人类家园。
11、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
12、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幸福生活。13、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4、科学就在身边,普及从我做起。
15、科学促进创新,活动提升素质。
16、科技恩惠大家,和谐发展小康。
17、触发青春灵感,点亮科学生活。
18、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19、科教兴国,科普为先。
20、乘着科技的翅膀,在创想的蓝天你飞翔。
关于“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538.html 来源:https://www.bl170.cn/cshi/202502-681.html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509.html 来源:https://www.bl170.cn/cshi/202502-586.html 来源:https://www.bl170.cn/wiki/202502-821.html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595.html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653.html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535.html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647.html 来源:https://m.bl170.cn/cshi/202502-390.html
本文来自作者[莘泽睿]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502-10802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莘泽睿”!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