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研究院的主张不合法。因为上述所称的资料,即便是以往工作内容的具体描述,被孙某在这次发明中加以了利用,由于这些资料属于非保密内容,研究院也没有与孙某签署保密协议,因此是可以公开利用的。研究院应当通过这个案例,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职务发明和这个情况不同,职务发明是指发明人还在岗位上,享受着单位的各项报酬和福利、占用劳动时间、直接取得岗位的资料与设备等条件。
2。孙某是专利所有人,他有权处分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可以转让给第三方。
3。实验过程中,只有对专利的实质性的内容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权提出共享专利的问题。而本案例中,孙的助手仅提供了原始资料、设备,而这些东西并非该员所有,也没有介入专利创造性劳动过程,更没有占有实质性贡献,因此是没有权利的。
知识产权法的案例有哪些?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动物和植物品种
案情介绍
“哈佛鼠”又叫“肿瘤鼠”,它是哈佛大学两位科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老鼠。由于该老鼠易患癌症,因此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价值。欧盟各国、美国等已先后批准授予“哈佛鼠”专利权。
1993年,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在审核“哈佛鼠”在加拿大的专利权时裁定,“哈佛鼠”作为老鼠不能被授予专利,但哈佛大学可以获得易致癌基因及相关试验的专利权。这一裁定引起哈佛大学的不满。但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和联邦法院均维持了加拿大专利办公室的裁决。到2000年8月,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又以2比1的表决结果,裁定“哈佛鼠”可以获得专利权。不过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也没有让人信服,关于“哈佛鼠”的官司一路打到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2002年12月5日“哈佛鼠”可否获得专利案最终由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判决认为专利法中所使用的制程、机器与构成物质等概念并不能涵盖高等生物本身。使加拿大成为西方国家唯一没有给哈佛鼠授予专利的国家。
“哈佛鼠”专利案对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加拿大专利界来说,这起案件代表着高等生命形式是否属于“发明”。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表示“高等生命形式”不是发明,不能被赋予专利,但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却认为“哈佛鼠”符合专利法中关于发明的定义。加拿大以前曾对微生命授予过专利,但从没有对高等生命形式授予专利的先例。现在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中还有500多件关于转基因动植物的专利申请,“哈佛鼠”的判决将对它们产生重大影响。
对哈佛大学来说,专利意味着财富。目前全球实验室每年进行试验需要老鼠2500万只,而非常适合用于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其“钱”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对加拿大科学界来说,专利意味着科研经费。如果专利不能被批准,必将使一些企业对科研资助的兴趣大减,特别是在美、欧已批准这一专利的情况下,加拿大对专利的否决意味着科研经费的流失。
宗教界担心授予“哈佛鼠”专利会引起伦理和道德上的混乱。加拿大教会联盟的一位律师表示,仅仅知道如何排列它的基因,就宣布拥有这种生物,人类在道义上是没有这项权力的。
环保界则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给自然界带来灾难。他们担心某种转基因动植物融入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中后,会改变物种的平衡,他们更担心一个物种平衡的破坏会带来“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从而改变整个自然界。
问题
“哈佛鼠”在我国能够获得专利权吗?为什么?评注
动植物品种可以分为天然生长和人工培育两种。自然界生长的动植物不是人类智力成果的产物,而专利法的重点在于鼓励创新,因此不能对动植物新品种授予专利权。经过人工培养的动植物新品种虽然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但是任何一种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都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并且经过好几代的筛选才能够获得显著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国的专利法暂时没有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该条例第1条明确规定:“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是本条例制定的目的。在本条例颁布之后,在我国,植物新品种可以根据本条例得到保护。但就动物新品种而言,我国的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动物新品种的发明人专利权的规定。相反,我国的专利法第25条规定,对于动物新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哈佛鼠”的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是典型的动物新品种的专利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法暂时不保护动物新品种,因此,“哈佛鼠”在我国现阶段不可能被授予专利权。依据我国专利法第25条的规定,我国的专利法暂时不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但是,对于动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
求2013年7月《知识产权法》自考案例分析答案 如题45.某文化公司为创作一部电视剧剧本组成了
第一、刘某在手稿扉页上题字属赠与性质的行为。"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本案中将自己的题字无偿交给刘某,符合赠与行为的要件。
第二、王某对手稿不享有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由作者或者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享有,在本案中刘某赠与给王某的只是题字的物权,并没有将著作权赠与。
第三、王子对手稿不享有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由作者或者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享有,在本案中刘某赠与给王子的父亲的只是题字的物权,并没有将著作权赠与。王子继承的也只是题字的物权。
第四、刘某的继承人刘子对手稿享有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由作者或者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享有。作品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五、刘子对作品享有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这些权利本属于刘某属于,刘子作为刘某的继承人在刘某死后享有上述权利。
第六、孙某的行为侵害了刘子的发表权。发表权,也称公开作品权,指作者对其尚未发表的作品享有决定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是著作权法中规定的著作权中的一项权利。刘子作为刘某的继承人有权决定是否将该题字进行发表。
1、
(1)剧本著作权属于文化公司。如果甲乙丙丁都是该公司的员工,则该剧本属于职务创作;如果不是,则属于委托创作,无论是哪种情况,著作权都属于发起人也就是文化公司。
(2)丙作为创作小组的一部分,只有署名权,没有权利私自许可。
2、
(1)如果证据充分,甲能够证明其技术是在乙申请专利之前产生的,可以生产。
(2)因为专利权属于乙公司,在专利仍然有效的前提下,甲没有许可的权利。
3、
(1)按照题目所讲,该商标应该属于地理标志,可以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酥梨“是在国际分类第31类。
(2)根据题目意思,是想回答说不能被核准;但目前所给出的条件严重不足,根据法律条款,只能说一般情况下,乙地公司不能注册成功。
《商标法》明文规定“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如果甲地合作社证明了该名称属于地理标志,那乙公司的”酥梨“类商标不会注册成功,其他类别商标有机会。(请注意是”不会注册成功“,而不是”不能被核准“,因为乙公司先提出申请,理论上是先被审查到的,有初审通过的可能,然后才被异议或者撤销掉。)
《商标审查标准》中也有对地名的限制,”商标所含地名与申请人所在地不一致的,容易使公众发生误认,判定为具有不良影响,适用《商标法》的规定予以驳回。“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名“是不受限制的,也就是说如果甲地只是某一个乡村,那乙地公司所申请的商标就有机会通过初审;另外“地名具有其他含义且该含义强过地名本身的“也是有机会注册成功的,比如黄山、洪湖等,乙地公司也有机会注册到。当然了,前提是”酥梨“以外的项目或者甲无法证明该名称为地理标志。
总体分析,因为条件不足,乙地公司所申请的商标尚存在”被核准“的机会。
关于“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亦瑶]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501-6487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亦瑶”!
希望本篇文章《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研究院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