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

网上有关“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网上有关“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指标区是指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分等因素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区。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以及《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第3期)的相关规定,开展农用地分等的省(区、市),必须进行指标区划分,并由省里统一确定各指标区的推荐性分等因素、权重、“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根据规程以及技术简报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农用地分等必须划分自治区级因素指标区。

(一)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指标区划分原则

(1)指标区是指整个工作区域内决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各分等因素和分等因素组合,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他指标区的最小单元。

(2)一个指标区内,只适用一套经过科学分析论证的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分等因素的数量适宜控制在5~7个,被选定的分等因素对农用地的质量差异有明显影响,未选定的分等因素对农用地的质量影响小或不明显,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只涉及该指标区内所选用的分等因素。

(3)高级区(一级区)的划分与全国分区系统衔接,低级区(二级区)结合全自治区各地农业生态类型、地类和土壤类型差异、生产利用和区域性耕作制度特点划分。

(4)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完整。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指标区划分依据与方法

1)划分依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面临热带海洋的东南边缘,受太阳强烈辐射和冬夏海陆季风环流的影响,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由北至南划分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3个气候带。受气候带的影响,全自治区各地冬季温暖,日平均气温<0℃的低温天气虽然在桂北地区及一些中山山地区时有出现,但日数不多,持续时间也短。全自治区日均温≥0℃的年总积温平均值为5900℃~8300℃,≥10℃的积温为4900℃~8300℃。积温的地域分布特点同年均气温类似,南高北低,平原、高山地区低,其中,资源县、乐业县、南丹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自治区积温较低的地区(总积温<6200℃),钦州市沿海,左、右江河谷等地带积温最高(总积温>8000℃)。但是≥0℃与≥10℃的积温差值,具有自北向南、自山地区向平原区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温度和水分直接受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制约,形成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土壤类型与气候变化的依存关系。从全自治区来看,气候-土壤变化略呈现北热带-砖红壤、南亚热带-赤红壤、中亚热带-红壤的对应关系。

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地带性,形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土壤改良利用分区以及农业区划分区。

(1)桂东北丘陵山地区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属亚热带气候,山地多为花岗岩、砂页岩、石灰岩,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山间盆地与丘陵谷地。

(2)桂西北山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山原地貌高寒湿润,气候垂直差异大,昼夜温差大,山脉走向为北西-南东走向,山地连绵,峰峦起伏、山高谷深、平地极少;山地多为砂页岩、石灰岩,山高谷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耕地少。水田分布在狭小河谷或山间小盆地里,旱地多在较高丘陵的山坡上。

(3)桂中溶蚀平原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弧形山脉内侧的盆地,四周为山地包围,盆地西部为岩溶山地。区域内农业生产用地主要为台地、平原,生产潜力大,土壤贫瘠缺水,雨量分布不均,但地下水资源丰富,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水稻土分布在融江、龙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沿岸,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

(4)桂南低平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土地类型以丘陵、平地为主,且丘陵平地广阔,光照充足,气温高,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属南亚热带气候,成土母岩和母质有花岗岩、砂页岩、紫色岩、石灰岩、第四纪红土和河流冲积物等,土壤类型以水稻土、赤红壤、山地红壤等为主。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丘陵盆地。这些地方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农业区。

(5)右江河谷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条件比较优越,但气候干旱,由于地处河谷盆地,河谷地带有焚风效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高温区,又是该自治区的少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100~1374毫米,其中,田阳河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大旱区之一。山地多、耕地少,但耕地多分布在低平地带,土体深厚、质地疏松、肥沃、光热资源十分充足,因而,右江河谷沿岸冲积平原也是自治区的重要稻蔗生产基地之一。

(6)桂西岩溶山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貌类型多样,以岩溶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主,还有低山、丘陵、盆地、台地、冲积平原等,土地资源丰富。那坡、靖西、德保一带地势较高,属云南高原边缘。气候具高原特点,夏凉冬温,日照短,昼夜温差大,春旱和秋旱严重,水源短缺、地表水少,渗漏大,旱涝频繁,旱地多于水田。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

(7)桂南沿海区面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气候,地形以滨海台地为主,土壤由花岗岩、砂页岩、浅海沉积物等母岩母质发育而成,有砖红壤、滨海盐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原、台地与丘陵谷地。

2)划分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采用特尔菲法,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专家咨询指导组的专家们多次开会进行研究论证,按两级划分。

其中,一级区的划分与全国分区系统衔接,主要根据气候特点来划分,分为南岭丘陵山地区、华南低平原区、华南沿海西双版纳低山丘陵区3个一级区。

二级区的划分是在划分一级区的基础上,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完整性,根据农业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差异、土地资源特点、耕作制度的不同,结合土壤分区、农业综合区划以及农业生态类型来划分,充分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对农业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洋性湿热气候影响的农业区特点以及右江河谷地区特有的受高热干燥天气影响的农业生态特点。

3.二级指标区划分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依主导因素和区域分异特点,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在全国3个一级区划分的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区,其中,南岭丘陵山地区细分为3个二级区,即桂东北丘陵山地区(IV3-I)、桂西北山地区(IV3-II)、桂中溶蚀平原区(IV3-III);华南低平原区细分为3个二级区,即桂南低平原区(V1-I)、桂西岩溶山地区(V1-II)和右江河谷区(V1-III);在华南沿海西双版纳低山丘陵区下划分桂南沿海区(V2-I)。具体划分结果见表3-5和图3-4。

表3-5 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方案表

注:表中各县(市、区)为2005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

图3-4 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指标区分布示意图

4.二级指标区的主要农业特点

1)IV3-I桂东北丘陵山地区

包括全州县、兴安县等21个县(区)。该区域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3℃~21.2℃,冬季较冷,年年有霜,平均有霜日数为5~10天,极端最高温度为40.4℃,极端最低温度为-6.6℃,≥10℃积温为5320.0℃~7024.0℃,年均降雨量为1218~2012毫米。水田耕作制度以“稻-稻”或“稻-稻-绿肥”为主;旱地主要作物为甘蔗,其次为花生、蚕豌豆、黄红麻等。

2)IV3-II桂西北山地区

区域范围包括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15个县。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山地多,平地少,宜林宜牧面积大,耕地少。水田分布在狭小河谷或山间小盆地里,是该区最好的农耕地;旱地多在较高丘陵的山坡上。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山原地貌高寒湿润,山地气候垂直差异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16.5℃~20.6℃,极端最高温度为40.7℃,极端最低温度为-8.4℃,≥10℃积温为4997.0℃~7177.4℃,年均降雨量为1086~1777毫米。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以“稻-稻”或“中稻-再生稻”为主,旱地主要以中玉米套种豆类或薯类为主。

3)IV3-III桂中溶蚀平原区

该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弧形山脉内侧的盆地,以岩溶地形为主,大部分为宽阔的岩溶盆地或岩溶平原,成土母质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砂页岩、硅质岩等。包括金城江区、罗城县等12个县(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年平均温度为19.0℃~21.5℃,极端最高温度为40.1℃,极端最低温度为-4.0℃,≥10℃积温为6047.6℃~7321.2℃,年均降雨量为1345~1726毫米,雨量分布不均,但地下水资源丰富,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喀斯特地区地表水渗漏严重,既易旱又易涝,旱地多、水田少,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产量低。水稻土分布在融江、龙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沿岸,为该区的主要农业区;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玉米间种豆类加晚稻”或“稻-稻”,旱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甘蔗、豆类、薯类等。

4)V1-I桂南低平原区

包括南宁市市区、武鸣县等28个县(市、区)。该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土地类型以丘陵、平地为主,且丘陵平地广阔,光照充足,气温高,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0.9℃~22.5℃,极端最高温度为42.0℃,极端最低温度为-3.0℃,≥10℃积温为6967.4℃~8044.1℃,年均降雨量为1177~1904毫米。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丘陵盆地,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农业区。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稻-稻-绿肥”或“稻-稻-菜”(多造多熟);旱地主要种植作物为甘蔗、玉米、花生、薯类、蔬菜等。

5)V1-II桂西岩溶山地区

包括平果、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6个县。该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具高原特点,夏凉冬温,年均温为18.9℃~21.6℃,极端最高温度为40.1℃,极端最低温度为-4.4℃,≥10℃积温为6127.2℃~7597.0℃,年均降雨量为1327~1677毫米,且集中在5~9月,春旱和秋旱严重。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成土母岩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砂页岩、硅质岩。水源短缺、地表水少,渗漏大,旱涝频繁,旱地多于水田,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玉米-中稻(或晚稻)”或“稻-稻”,旱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甘蔗、豆类等。

6)V1-III右江河谷区

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3个县(区),该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年均温为21.9℃~22.0℃,极端最高温度为42.5℃,极端最低温度为-1.2℃,≥10℃积温为7872.1℃~7905.4℃,但气候干燥,由于地处河谷盆地,3个县(区)的河谷地带有焚风效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名的高温区,又是少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100~1374毫米,其中,田阳河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大旱区之一。成土母岩母质有石灰岩、砂页岩、第四纪红土、河流冲积物、洪积物等,土壤以赤红壤和石灰岩土为主。耕地多分布在低平地带,右江河谷沿岸冲积平原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稻蔗基地之一。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稻-稻”或“稻-稻-菜”;旱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甘蔗、玉米、豆类等。

7)V2-I桂南沿海区

包括钦州市市区、防城港市市区、北海市市区、合浦县、东兴市5个县(市、区)。该区域面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为21.9℃~22.8℃,极端最高温度为38.4℃,极端最低温度为-0.8℃,≥10℃积温为7702.4℃~8218.4℃,年均降雨量为1455~2785毫米。地形以滨海台地为主,土壤由花岗岩、砂页岩、浅海沉积物等母岩母质发育而成,有砖红壤、滨海盐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原、台地与丘陵谷地。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稻-稻”或“稻-稻-冬菜”;旱地主要种植作物为甘蔗、花生、薯类、蔬菜等。

(二)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的划分

熟制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耕作制度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杂草防除制度等环节,即农作物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标准耕作制度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作物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确定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作物种植次数即复种与休闲,作物种植方式即间作、套种和单作、连作、轮作等。对耕作制度进行评价的标准有:①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②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同时,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的肥力不断提高。③经济效益高,实现农作物大面积的高产、稳产,做到低投入、高产出。④作物布局合理,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耕作制度的确立取决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演变。因此,自治区标准制度二级指标区应依据自治区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划分。具体的划分依据和结果如下。

1.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划分依据

(1)根据农业的自然条件(地貌特点、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水利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再结合土壤分区和农业综合区划以及农业生态类型复杂、地类和土壤类型差异明显、生产利用区域性突出的特点。

(2)《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划分为IV3南岭丘陵山地区、V1华南低平原区、V2华南沿海西双版纳低山丘陵区3个一级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耕作制度分区,以全国耕作制度一级区为基础,同时结合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控制区以及全自 区农业耕作制度分区,进一步细分。

2.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划分结果

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与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二级区的划分依据相一致,也细分为相同的7个自治区二级指标区。

3.二级区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地多、平地少,地貌类型多样,水热资源丰富,形成复杂的农业生产方式,大部分农业生态区均可一年二熟,甚至多熟,也有小部分只能一年一熟,例如地处南亚热带的桂南低平原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粮食以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主要农业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各分区耕作制度主要是“稻-稻-绿肥”或“稻-稻-菜”(多熟),“一造甘蔗”、“玉米-其他经济作物”;而桂西北与云贵高原接壤的中亚热带高寒湿润气候区,耕作制度以“玉米-中稻”或“中稻-再生稻”为主。水稻和玉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甘蔗是自治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的主要蔗糖生产基地之一。水稻、玉米和甘蔗3种作物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作物和传统作物,经过长期的生产过程,与自治区的土地自然特性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较为恰当地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生产主要面貌,反映出该区域的农用地质量属性,又能突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作为我国主要的粮糖生产基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实际的耕作制度及其作物组成,确定“早稻-晚稻”、“早玉米-晚玉米”和“一造甘蔗”3种耕作制度为标准耕作制度。

各二级区耕作制度具体为:①桂东北丘陵山地区(IV3-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甘蔗或玉米;②桂西北山地区(IV3-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中稻或“中稻-玉米”;③桂中溶蚀平原区(IV5-I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玉米-晚稻”或甘蔗;④桂南低平原区(V1-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稻-稻-绿肥”或甘蔗;⑤桂西岩溶山地区(V1-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早玉米-晚稻”或“稻-稻”或甘蔗;⑥右江河谷区(V1-I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甘蔗;⑦桂南沿海区(V2-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甘蔗。

4.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确定

1)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

基准作物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例如小麦、玉米、水稻。按照不同区域生长季节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晚稻7种粮食作物。

指定作物是指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涉及的作物。

2)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确定

各因素指标区指定作物的确定,原则上要能突出该指标区的农业生产习惯。在7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都涉及的作物为水稻,把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余的6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涉及的作物除水稻外还有甘蔗;在桂西北山地区和桂东北丘陵山地区两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涉及的作物除水稻、甘蔗外,还有玉米。参考《农用地分等规程》附表B.2中全国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及其作物组成,再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区划、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各区农业生态特点的不同,确定3种作物(即水稻、玉米和甘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的指定作物,其中,水稻为基准作物。

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的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如表3-6所示。

表3-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统计表

注:表中甘蔗为一年一熟制。

农用地分等对技术方法和结果的要求

1.3.4.1 农用地分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用地分等中各级等指数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可比性问题。农用地分等中各级等指数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可比性问题,是农用地分等的核心,也是其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农用地分等的目标是全国可比的分等指数计算和等级体系建立,随着全国农用地汇总工作的日益临近,这一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全国农用地分等控制大纲》(2005 -12 -15)提供的数据,各省计算的农用地等指数差异较大,以最基础的自然质量等指数为例(表1-1),主体为1年2熟的湖南省自然质量等指数最大值为6000,而主体为1年3熟的福建省自然质量等指数最大值只有3188。最小值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从2200分到0分不等。自然质量等指数的不可比,必然导致后续的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不可比。从省内来看,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于2005年完成了5个试点县域的分等工作,5个试点县域分属4个2级指标区,其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和最小自然质量等指数均不可比,县域内水田和旱地指数亦不可比,导致后续的利用等和经济等指数不可比。研究表明,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的不可比性,既表现在2级指标区之间,还表现在2级指标区的县域间及县域内不同标准耕作制度间(如水田和旱地)。

表1-1 全国部分省份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变幅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全国农用地分等控制大纲,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第49期,2005,12,15。

(2)成果检验中现实粮食产量数据的获取与标准产量的折算问题。成果检验中现实粮食产量的数据获取与标准产量的折算问题,关系到如下2个问题:一是与分等指数的可比性密切相关的分等成果独立检验问题;二是农用地等级粮食生产能力的确定问题。农用地分等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反映了农用地粮食生产潜力和质量的高低差异,但并没有反映出现实粮食生产能力绝对数额,有必要建立各级等指数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模型,一方面检验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确定各等级对应的粮食生产能力。

目前成果检验和等级粮食生产能力的确定,采用的数据多为农用地分等调查数据,数据的独立性较差。其次,在关系模型建立中,实际作物产量的标准产量折算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农用地分等规程》中的理论标准粮折算系数,即产量比系数,由于各省和省内2级指标区之间,即使相同的作物也采用了不同的产量比系数,这就导致计算出来的实际作物的标准产量在不同评价体系间可比性较差,为不同体系的分等指数对应关系的建立增加了困难。

(3)农用地分等一般理论与区域实际相结合问题。由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差异,特别是在南方丘陵山地区如重庆市,与北方地区环境不同,在应用农用地分等一般理论和方法的时候,还必须结合区域实际进行独特性、创新性研究。如光温潜力指数,全国采用统一的方法计算,选取了若干主要的气候指标,要求完全兼顾各地气候及其宜栽作物习性的差异是不切实际的。各地气候不同、宜栽作物不同、相同宜栽作物的品种不同,往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导致不同作物之间的理论产量(光温潜力指数)与实际作物最高产量的比例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分等指数的偏差。这有必要结合区域实际,将一般理论和方法具体化。

(4)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问题。农用地分等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是直接应用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如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分、耕地占补实行数量质量平衡、区域粮食生产能力评估、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等;二是应用于耕地资源与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获得了详细的资源数据,为耕地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的探讨提供了难得的基础资料,对于2者耦合系统的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目前尚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本书试图作一点探索性研究。

1.3.4.2 模型应用中提高跨区域耕地等级可比的方法探讨

为解决上述农用地分等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对提高跨区域等级或等指数可比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等级的可比性包括2个层面:一是在等指数具有等价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等级可比;二是在等指数不具有等价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等指数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等级的可比。在方法上,一是可从评价模型的过程和机理出发,采用分模块控制方法实现等指数的等价性和可比性;二是可从评价结果的检验和反馈环节,采用独立产量数据与统一标准产量核算的检验方法,建立不同评价体系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或等级指数对应关系,实现等指数不相等条件下,等级的可比。

(1)分模块控制方法。为有效实现跨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目标,基于模块集成思想,综合《农用地分等规程》和相关理论研究,在此提出分模块控制的方法提高农用地分等质量[154]。分模块控制的方法将农用地分等模型分为4个控制模块:(1)气候因子模块,为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加和;(2)土地因子模块,即自然质量分,反映地貌、土壤因子的综合限制性;(3)利用系数模块,反映耕地利用水平差异;(4)经济系数模块,反映投入产出水平差异。分模块控制的方法强调各模块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数据的获取精度对相关层次等指数可比性的影响。在4大模块中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加和,即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可比是关键,它通过标准耕作制度下多作物光温潜力和气候潜力指数的整合,全面反映气候因子对耕地质量的综合影响,也是后续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指数可比的基础。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涉及标准耕作制度、光温/气候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其算法和基础数据的获取均对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可比性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应用农用地分等方法,建立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中,对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可比性进行了分析和算法改进。此外,自然质量分、利用系数、经济系数3模块对相关层次及其后续分等指数的可比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模型构建中,其可比性控制也是必要的。

(2)独立产量数据与统一标准产量核算的检验方法。首先在成果检验和等级粮食生产能力的确定中,采用独立的数据作为依据,不仅可以检验分等成果的可靠性,而且还可对分等指数计算偏差进行必要的修正,提高耕地质量评价的精度,如采用统计年鉴播面单产或独立调查产量计算评价单元全年产量。其次在粮食产量-等级(或等指数)关系模型建立中,实际粮食产量的计算可依据能值或价格原理,采用跨区域统一的标准产量折算系数,以标准产量为桥梁,建立不同体系分等指数的对应关系,实现不同区域、不同体系等指数的可比性。

扎实开展技术培训

农用地质量差异是各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等要对造成农用地等别差异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作。根据分等的目的及其与定级估价的关系,以及国土资源大调查对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的整体要求,农用地分等在技术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宏观性和控制性要求。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统一部署,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在国家和地方(省、市、县)不同行政层次上展开,其中分等工作由国家负责实施完成,其结果要求从整体上反映全国(省)农用地资源质量的总体状况,并对地方负责实施完成的农用地定级估价实行指导和控制。因此,农用地分等应该强调结果的宏观性和控制性。江苏省农用地分等研究工作范围内有约90个县级行政区域,如果按照先由各县各自完成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用地分等计算和结果确定,然后再进行分等结果省级汇总的模式,将难以兼顾全省范围内农用地分等结果的总体可比性,难以满足农用地分等结果的宏观性和控制性要求,尤其是在后期省级成果汇总时,将增加县、市之间结果平衡、接边的难度。因此,客观上要求全省统一进行农用地的分等计算和结果确定,并使各市、县之间基础资料与数据差异及其处理,分等结果和中间成果的平衡、接边问题融在分等计算过程中得以解决。

(2)便捷性要求。由于农用地分等具有宏观性和控制性特点,所以,要求研究方案简便快捷,要尽量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分等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于实现;分等成果简洁明了,易于让人接受,满足服务于其他工作的要求。按照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部署和要求,江苏省农用地分等工作应在1~2年内完成。根据以往经验,如按先由各县各自完成县级农用地分等,然后再进行市级、省级汇总的做法,将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农用地分等是一项新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其技术要领尚处于进一步完善阶段,目前江苏省不少市、县国土部门的技术力量难以达到要求,因此,要求分等的计算、处理工作由全省统一组织技术力量并成立相应的项目研究课题组承担完成。

(3)快速性要求。农用地的“等”、“级”、“价”是作为从不同尺度、不同形式反映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完整体系存在,并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分别由国家、地方负责全部完成。其中“级”和“价”需要接受“等”的调控,因此要求地方全面开展其行政范围内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之前,能够先期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因此,要求农用地分等应该采取先进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手段,力争省时省力,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

(4)体现江苏省情、保证结果精度的要求。江苏是个面积不大的省份,地形以平原、湖泊、水网为主,山丘面积相对较小,境内地势、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差异不大。为便于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分等结果日后的管理和应用,应尽可能按照相对统一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模式开展全省范围的农用地分等工作,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分等单元的划分、工作底图的准备和处理、分等计算的处理、等别结果的确定等。地势平坦的平原条件,决定了江苏境内作为农用地分等重要评价内容的水、土资源状况空间差异不大,只要技术方案得当、资料收集调查充分、工作细致,并由项目课题组统一对全省各市、县农用地资源进行分等计算和等别划分,应该能够达到国土资源大调查所要求的结果精度。

在上述对农用地资源分等目的及分等对技术方法和结果的要求、江苏农用地资源及利用省情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论证和国土资源部审定,江苏省制定如下农用地分等研究总体技术路线(图3-1):

图3-1 江苏省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图

以《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作为技术方法依托,以县为主、市为辅,按照全省统一制定的规范和要求,全面调查和收集农用地自然条件、利用状况、投入-产出状况等方面资料;项目课题组以市为单位,在1:10万比例尺工作底图上统一进行分等单元的划分,农用地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值和自然质量等指数、土地利用系数和利用等指数、土地经济系数和经济等指数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划分,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的划分和确定,分等成果图件的编绘;再从市到县进行县级分等成果分割,形成1:5万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从市到省进行省级分等成果汇总,缩编形成1:50万省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图。简单地说,就是以规程为依托,县、市负责资料调查,全省统一进行分等计算和结果汇总。

农用地分等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保证成果质量,福建省把强化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作为分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首先,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和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合计 12 人),参加国土资源部 2000 年底在北京举办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培训班。随后,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于 2001 年 6 月初在福州市组织召开了农用地(耕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部署会和为期 3 天的福建省农用地(耕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培训班,参加会议和培训班的人员包括全省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和技术骨干共 176 人。培训期间,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三部分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培训,学员们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农用地估价规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在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部署会后,各设区市相继召开会议,布置农用地(耕地)分等工作,部分设区市如三明市、龙岩市等还相应举办了技术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参加农用地(耕地)分等各类培训的人数达2000 余人,对全省的农用地(耕地)分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孔一硕]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501-58836.html

(32)

文章推荐

  • 必看教程“微乐龙江麻将可以开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亲,微乐龙江麻将可以开挂吗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软

    2025年01月04日
    124
  • 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材料爬山拼装车

    网上有关“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材料爬山拼装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材料爬山拼装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为让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遵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我们向你介绍搞小发明常见的几种选题思路和创造技法。但

    2025年01月24日
    30
  • 玩家必看“开心十三张有外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2025年01月27日
    26
  • 分享实测““微乐四川麻将助赢神器真假”原来确实有挂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2025年02月11日
    35
  • 实测分享“兴动麻将软挂神器”(详细开挂教程)-哔哩哔哩

    亲,兴动麻将软挂神器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软件提供

    2025年03月09日
    22
  • 终于发现“棋牌娱乐透视可以用吗”(详细透视教程)-哔哩哔哩

      玩家实测“中至开挂神器”其实确实有挂小程序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我微下载使用。雀神广东麻将挂购买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操作方式十分简单,打开这个应用便可以自定义大贰小程序系统规律,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一键便可以生成出大

    2025年03月15日
    21
  • 终于发现“欢乐划水麻将到底能不能开挂”(详细透视教程)-哔哩哔哩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您好:微乐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微乐麻将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微乐麻将,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微乐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

    2025年03月16日
    26
  • 2分钟玩家科普“易达小市麻将确实真的有挂”(详细透视教程)-哔哩哔哩

      熟悉规则:首先,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游戏规则,  包括如何和牌、胡牌、、碰、等。只有了解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 克制下家:在麻将桌上,克制下家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作为上家,你可以通过控制打出的牌来影响下家的牌局,从而增加自己赢牌的机会。 灵活应变:在麻将比赛中,情

    2025年03月17日
    26
  • 2分钟玩家科普!天天川南麻将有挂技巧辅助器”(详细透视教程)-哔哩哔哩

    微信麻将小程序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我微下载使用。微信麻将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操作方式十分简单,打开这个应用便可以自定义大贰小程序系统规律,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

    2025年03月25日
    42
  • 必看教程微乐安庆麻将真的有猫腻吗”(详细透视教程)-哔哩哔哩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点击复制客服微信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2025年04月15日
    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孔一硕
    孔一硕 2025年01月16日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孔一硕”!

  • 孔一硕
    孔一硕 2025年01月16日

    希望本篇文章《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能对你有所帮助!

  • 孔一硕
    孔一硕 2025年01月16日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孔一硕
    孔一硕 2025年01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联系我们

    邮件:奇思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