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现阶段不存在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国家这一说。现在的说法为:后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
2、后工业化国家就是常说的发达国家。以美国、英法德为首。
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又称“新兴工业化国家”、“半工业化国家”,以中印土耳其巴西等。
其余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各类国家的明细科参考百度百科
评价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能够较快地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业化成果;极大程度遏制南北差距拉大。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就控制人口增长数量而言,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控制人口增长的举措及其成就 9熏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按20世纪70年代的生育率计算,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近30年来共少出生了3.38亿人,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 )将提前四年到来。按国际通用标准,目前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世界各国中已处于低增长率的行列,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全球人口问题的巨大压力。其次,中国实现工业化,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14.8亿人,世界总人口将增至77.3亿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由现在的21%降为19.1%。目前工业化国家的人口不到全球总人口的20%,由于工业化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较高,到2020年这些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总数占比也不会超过20%。考虑到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且GDP增速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中国完全有可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工业化。这就是说,单一个中国实现工业化,就使将近20%的世界人口实现工业化,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最后,中国实现工业化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再增十几亿,对南北差距拉大无疑具有重大的遏制作用。从总体上看,南北差距是在不断扩大的,其主要原因是占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的欠发达国家经济状况在恶化。据联合国统计,1980年北方国家的GDP是南方国家的3.6倍,目前差距扩大到4.1倍;从个人收入看,1960年富国与穷国差距为31∶1,目前为74:1。特别严重的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中经联合国批准的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1年的25个增至目前的49个。虽然从发展中国家分化出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石油出口国,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除外)的经济增长迅速,皆有助于制约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但制约作用仍然有限。因此,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无疑将对南北差距拉大具有重大的遏制作用。二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已有工业化道路深刻反思的结果,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大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应当对迄今已有的工业化道路进行认真反思。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少体现三个向度的反思:第一、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反思。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能源高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即“先发展,后治理”;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问时出现了严重失业问题;往往遇到严重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和市场瓶颈;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显然,在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趋恶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国际环境里,这种特点的工业化道路是难以重复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反思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通过这条全新道路,中国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加速度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扩大就业,要使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重要战略考虑。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环境下,中国完全可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尽可能弱化工业化的资金、资源、市场瓶颈。第二、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反思。从发展中国家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并不具备多少普遍意义,尤其像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诸多特殊条件,并不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所能具备。同时,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为范式,重复显现这条工业化道路的诸多弊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国债务和金融危机不断;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则是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潜伏危机、技术上过份依赖外国以及分配差距日益扩大为代价的,90年代末更是爆发了举世震惊的金融危机。更重要的是,从现实情况看,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比较成功的11个新兴国家和地区中,除巴西以外,其他都是小国或地区。这就意味着,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小国而言,可能有较多可资借鉴的经验,而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则太少了。第三、对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反思。面对工业化先行者的强 大压力,赶超是包括中国在内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但是,如果赶超是不可持续的,那么这种赶超是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的。实施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典型莫过于苏联,后有以苏联为范式的中国、印度等国。这种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特点是粗放化的、数量扩张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可否认,它曾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随着时代主题的根本转换,世界新科技和信息革命浪潮的涌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显现和恶化,这种赶超战略便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及时反思和改变这种赶超战略。中国20多年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种典型赶超战略的反思和对新型赶超战略的探索,努力使赶超具有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较快地顺利地实现工业化。以上三个向度的反思,对于发展中大国尤有启迪。因为,综合人口、国土面积、GDP指标和对外贸易额指标等四项标准看,当今世界的大国共有21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大国有8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为13个。这就是说,当今世界的大国中约有70%的大国仍处于不发达状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前途的发展中大国,基于对迄今已有的工业化道路的深刻反思,为了较快地可持续赶超工业化国家,努力开辟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具有诸多的借鉴意义。三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有利于世界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表明,当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其资源的消耗增长速度加快,消耗量加大,环境污染加剧。目前,不足世界人口20%的工业化国家消耗着世界60%以上的能源和50%以上的矿产资源,全球的再生性资源消耗速度已超过地球再生能力(现在地球需要14个月时间才能再生出人类12个月内所消耗的再生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迅速全球化。而中国实现工业化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再增加一倍,如果中国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那么整个世界的资源、环境、生态体系是根本支撑不了的。譬如能源消费。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能源消费方式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对热值高、污染少的石油消费需求迅速上升。在目前的所有工业化国家中,石油消费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都超过40%。我国石油消费也出现逐步上升趋势。一旦中国实现工业化,如果中国的石油消费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可能需要28亿吨原油,而中国自己所能生产的很可能还不到4亿吨,世界石油的总产量也将只有40亿吨,其中可以提供出口的只有15亿吨左右,即使全部给中国也不够。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尽可能降低能源(石油)消耗,对世界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能源的消耗又是全球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化先行国家既是世界能源的主要消耗国,也是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负债者。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大量的能源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中国燃煤占世界煤炭消耗量的27%,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炭燃烧是大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在我国大气中,约87%的二氧化硫和71%的二氧化碳均来自煤炭的燃烧。我国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继欧洲、北美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片酸雨区;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很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排放总量很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至199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由6.1亿吨碳增至7.4亿吨碳,由占全球排放量的10%增至12%。由于地球环境生态系统是一个内部各子系统循环交换物质能量的脆弱整体,任何一国(地区)的环境污染,终会伤及全球生态整体。因此,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对世界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四中国实现工业化,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作出贡献,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工业化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多方面意义。除了前面所述的在反思方面的借鉴意义外,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能力。巩固和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已向137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并免除了一些发展中国家欠我国的债务。但是,我国的援助能力和规模还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刚摆脱贫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这将使我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摆脱贫困的经济技术援助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它们提供更多的经济技术援助。二是增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推动力。历史为发展中国家确定的经济基础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使它们的发展权利和利益要求在现存国际经济秩序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至于它们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声发达国家更是充耳不闻。中国现已是世界贸易大国(位居全球第五,2003),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地位将不断抬升(2020年有望挤身世界第三位),中国关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贯主张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重视,从而不断增大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转换力度,毫无疑问,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三是中国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我国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物质力量。一方面,将使我国有充足的物质技术能力实现国防现代化,从而增强我国保卫领土和主权完整、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现实能力;另一方面,将有力地推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20年后一个历来爱好和平永不称霸的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国家无疑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
发达国家指的是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技术较为先进 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
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GDP 通常以年平均所得一万美金为分界(大概) 收入一万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但不一定是发达国家 如中东产油国)
不过,藉由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GDP,而这样的国家未必有较先进的技术 比如中东产石油的国家 虽然人均GDP很高 但工业技术落後 故仍为发展中国家
观察家和理论家对於为何某些国家享受比较高水准的经济发展,通常都有不同的见解。有些人认为民主制度对於现代经济的强大来说是必要的。有些人相信一个具备自由市场的经济体是促成开发的条件。但是也有些人认为,那些国家之所以变得富有,是因为在过去的时候透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较贫穷的国家进行剥削。有些人认为透过全球化的过程,这种剥削还正在继续进行中。
根据各种资料(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布的《世界概况》)的显示来看,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有以下这些:
亚洲
日本、亚洲四小龙(包含 韩国, 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 以色列、 赛普勒斯 澳门地区
大洋洲
澳大利亚、 纽西兰
北美
美国、 加拿大、英属百慕达
欧洲
冰岛、 丹麦、 挪威、 芬兰、 瑞典、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瑞士、 奥地利、 爱尔兰、 葡萄牙、 希腊、 捷克、 斯洛伐克、
圣马利诺、 摩纳哥、 列支敦斯登、 马尔他、 安道尔、 斯洛维尼亚、 匈牙利、 爱沙尼亚
其他的则为发展中国家
另外还有 新兴工业化国家(NIC) (发展中国家较为先进的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那些经济上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但是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
被认为有可能以後会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
以前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除了墨西哥 巴西 南斯拉夫 其馀现在都已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
亚洲: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四个国家或地区即为 亚洲四小龙)
美洲:墨西哥,巴西
欧洲: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南斯拉夫
而现在 新兴工业化国家有这些:
金砖四国(中国 俄罗斯 巴西 印度)
马来西亚 墨西哥 菲律宾 南非 泰国 土耳其
关于“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波欢欣]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501-5868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波欢欣”!
希望本篇文章《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