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
量化选股就是利用数量化的方法选择股票组合,期望该股票组合能够获得超越基准收益率的投资行为。量化选股策略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本面选股,第二类是市场行为选股。
基本面选股主要有多因子模型、风格轮动模型和行业轮动模型。市场行为选股主要有资金流模型、动量反转模型、一致预期模型、趋势追踪模型和筹码选股模型。
有关量化选股业绩评价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收益率,一个是风险指数,只是收益率高的策略并不能成为最好的策略,应该综合考虑收益率和风险情况才能判断一个选股的策略的好坏。量化选股需要考虑的是在承担多大的风险情况下的收益率情况。
简单的说一下八种基本的量化模型,这个也是在网上经常被提到的模型。
多因子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股模型,基本原理是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则被买入,不满足的则卖出。多因子模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为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总有一些因子会发挥作用。
风格轮动模型是利用市场的风格特征进行投资,比如有时候市场偏好小盘股,有时候偏好大盘股,如果是风格转换的初期介入,则可以获得较大的超额收益。
行业轮动模型与风格轮动类似,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总有一些行业先启动,有的行业跟随。在经济周期过程中,依次对这些轮动的行业进行配置,则比买入持有策略有更好的效果。
资金流选股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资金的流向来判断股票的涨跌,如果资金流入,股票应该会上涨,如果资金流出,则股票应该下跌。所以将资金流入流出的情况编成指标,则可以利用该指标来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股票的涨跌情况了。
动量反转模型是指股票的的强弱变化情况,过去一段时间强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强势,过去一段时间弱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弱势,这叫做动量效应。过去一段时间强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走弱,过去一段时间弱势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走强,这叫做反转效应。如果判定动量效应会持续,则应该买入强势股,如果判断会出现反转效应,则应该买入弱势股。
一致预期模型是指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会对某些信息产生一致的看法,比如大多量加牛人看好某一只股票,可能这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上涨;如果大多数量加牛人看空某一只股票,可能这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跌。一致预期策略就是利用大多数牛人(股票分析师)的看法来进行股票的买入卖出操作。
趋势追踪模型是属于图形交易的一种,就是当股价出现上涨趋势的时候,则追涨买入;如果出现下跌趋势的时候,则杀跌卖出,本质上是一种追涨杀跌策略。判断趋势的指标有很多种,包括MA,EMA,MACD等,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是均线策略。
筹码选股模型是另外一种市场行为策略,基本思想是,如果主力资金要拉升一只股票,会慢慢收集筹码,如果主力资金要卖出一只股票,则会慢慢分派筹码,所以根据筹码的分布和变动情况,就可以预测股票的未来是上涨还是下跌。
请问股票的成交量和成交额有什么区别!?
所谓量化投资,就是通过定量或统计的方法,不断地从历史数据中挖掘有效的规律并在投资行为中加以利用,甚至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下单的动作。也就是说,量化投资方法是靠“概率”取胜,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可定量化描述的模型、规律或策略。
对于股票市场,量化投资主要包括量化选股、量化择时、算法交易、股票组合配置、资金或仓位管理、风险控制等。我们这里重点聊一聊量化选股和择时策略,其中前者解决哪些股票值得关注或持有,后者解决何时买入或卖出这些股票,以期在可承受的风险程度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第一阶段:选股
选股的目标是从市场上所有可交易的股票中,筛选出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股票候选集合,通常称为“股票池”,并可根据自己的操作周期或市场行情变化,不定时地调整该股票池,作为下一阶段择时或调仓的基础。
量化选股的依据可以是基本面,也可以是技术面,或二者的结合。常用的量化选股模型举例如下:
1多因子模型
多因子模型:采用一系列的“因子”作为选股标准,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将作为候选放入股票池,否则将被移出股票池。这些因子可以是一些基本面指标,如 PB、PE、EPS 增长率等,也可以是一些技术面指标,如动量、换手率、波动率等,或者是其它指标,如预期收益增长、分析师一致预期变化、宏观经济变量等。多因子模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为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总有一些因子会发生作用。
2板块轮动模型
板块轮动模型:一种被称作风格轮动,它是根据市场风格特征进行投资,比如有时市场偏好中小盘股,有时偏好大盘股,如果在风格转换的初期介入,则可以获得较大的超额收益;另一种被称作行业轮动,即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总有一些行业先启动行情,另有一些(比如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会跟随。在经济周期过程中,依次对这些轮动的行业进行配置,比单纯的买入持有策略有更好的效果。
3一致性预期模型
一致性预期模型:指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会对某些信息产生一致的看法,比如大多数分析师看好某一只股票,可能这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上涨;如果大多数分析师看空某一只股票,可能这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跌。一致性预期策略就是利用大多数分析师的看法来进行股票的买入卖出操作。
与此类似的思路还有基于股吧、论坛、新闻媒体等对特定股票提及的舆情热度或偏正面/负面的消息等作为依据。还有一种思路是反向操作,回避羊群效应(物极必反),避免在市场狂热时落入主力资金出货的陷阱。
4资金流模型
资金流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根据主力资金的流向来判断股票的涨跌,如果资金持续流入,则股票应该会上涨,如果资金持续流出,则股票应该下跌。所以可将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编制成指标,利用该指标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股票的涨跌情况,作为选股依据。
第二阶段:择时
择时的目标是确定股票的具体买卖时机,其依据主要是技术面。取决于投资周期或风格(例如中长线、短线,或超短线),择时策略可以从比较粗略的对股票价位相对高低位置的判断,到依据更精确的技术指标或事件消息等作为信号来触发交易动作。
一般来说,择时动作的产生可以基于日K线(或周K线),也可以基于日内的小时或分钟级别K线,甚至tick级的分时图等。具体的量化择时策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趋势跟踪型
趋势跟踪型策略适用于单边上升或单边下降(如果可做空的话)的行情——当大盘或个股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和一定程度的下跌,则认为价格走势会进一步上涨或下跌而做出相应操作(买入->持有->加仓->继续持有->卖出)。
2高抛低吸型
高抛低吸型:高抛低吸型策略适用于震荡行情——当价格走势在一定范围的交易区间(箱形整理)或价格通道(平行上升或下降通道)的上下轨之间波动时,反复地在下轨附近买入,在上轨附近卖出,赚取波段差价利润(下轨买入->上轨卖出->下轨买入->上轨卖出->…)。
3横盘突破型
横盘突破型:价格走势可能在一定区间范围内长时间震荡,总有一天或某一时刻走出该区间,或者向上突破价格上轨(如吸筹阶段结束开始拉升),或者向下突破价格下轨(如主力出货完毕,或向下一目标价位跌落以寻找有效支撑),此时行情走势变得明朗。
横盘突破型策略就是要抓住这一突破时机果断开多或开空,以期用最有利价位和最小风险入场,获得后续利润(空仓或持仓等待机会->突破上轨则买入或平空/突破下轨则卖出或做空)。
常见的趋势跟踪型策略有:短时和长时移动均线交叉策略,均线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入场出场策略,MACD的DIFF和DEA线交叉策略等。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高抛低吸型策略一般通过震荡类技术指标,如KDJ、RSI、CCI等,来判断价格走势的超卖或超卖状态,或通过MACD红绿柱或量能指标与价格走势间的背离现象,来预测波动区间拐点的出现。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横盘突破策略包括布林带上下轨突破、高低价通道突破、Hans-123、四周法则等。如下图所示:
必须要强调的是,趋势跟踪型策略和高抛低吸型策略适用于完全不同的市场行情阶段——如果在单边趋势中做高抛低吸,或是在震荡行情中做趋势跟踪,则可能会造成很大亏损。因此,对这二者的使用,最关键的是,第一要尽量准确地判断当前行情类型,第二是要时刻做好止损保护(和及时止盈)。
总结一下:
在疯牛秘籍和疯牛形态系列产品中,提供了大量对股市规律的揭示、以及基于这些规律制定的量化策略,例如基于各类公告事件、资金动向、技术指标等制定的策略和规律,以及次日机会、底部形态反转等对应的交易时机。
这些实时动态的策略可为投资者的选股和择时操作提供高效的、有价值的参考。
成交额与成交量的关系为:成交数量(成交量)*成交价格=成交金额(成交额)
通常人们说的大盘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额。成交额常常代表着市场的活跃度和资金规模。
成交量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报纸公布的是前一日一个交易日的),在交易所交易市场成交的某种股票的数量,其单位以某种股票的股数计算。
成交额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同上),在交易所交易市场成交的某种股票的金额,其单位以人民币“元”计算。
成交量是成交股数之和;成交额是成交量乘成交价之和。成交量是分周期计算,一般说的都是日成交,就是指当天股票成交的数量,在指标中就是VOL,是常用的一种指标。而成交额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成交股票总金额,一般用成交量*股价既可。两者是一种东西两种表现,一般常用的是成交量。
:成交量大小怎么看:一、股价启动初期,单日成交量大于该股的前五日移动平均成交量2.5倍,大于前10日移动平均成交量3倍。
二、股价启动初期的单日盘中量比至少要达到10以上,收盘时量比至少要达到2.5以上。
三、股价启动初期成交量保持温和放大状态,量能乖离率指标VBIAS能够保持3至5天的快速持续上涨,并且在股价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24日VBIAS能多次穿越0轴线。
四、移动平均成交量VOSC指标大于0轴线,并且逐渐缓慢上移,即使偶遇调整,VOSC指标为正值的时间远多于为负值的时间。
五、成交量标准差指标VSTD快速上升到该股历史上罕见的极高位置时,表示该股成交量过度放大。这种极高位置由于各种股票的流通盘大小不同和成交活跃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投资者可以根据个股的VSTD指标历史表现进行比较。
六、底部放量个股的成交量虽然和前期相比有明显的增加,但和个股的流通盘相比并不大,每日成交换手率不能超过10%。
关于“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山易]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412-95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山易”!
希望本篇文章《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量化模型的八种基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量化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