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海天酱油的产品优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天酱油的产品优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自1990年代始,海天酱油已连续多年保持酱油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纪录,并且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国内调味品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品牌。2005年10月28日,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盛大落成,全部建成投产后调味品年产量将超过200万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综合生产基地;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酿造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国调味业向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前,基地内第一期年产50万吨酱油工程已完成,年产20万吨的蚝油项目、年产10万吨的酱生产车间和年产万吨的鸡精生产车
间相继投产,酱油二期建设工程已经展开。 海天高明二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海天的年生产规模将突破200万吨。同时,项目还将全部采用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从整体上提升中国酱油的技术开发水平,引领行业未来5-10年技术方向。 有酱油、蚝油、酿醋、酱等六大产品中心,不断增加科研投入,推动产品研发与品质的升级
天然晒池:海天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天然玻璃晒池群,保证产品纯天然酿造的特色。
海天目前已建有面积达60 万平方米、全国最大规模的天然晒池,晒池高度和玻璃盖斜度经科学预算,充分利用阳光,保证了天然晒制过程中的完美和酱油风味的稳定。
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最高可包装4.8万瓶 ,使海天人均年产酱油300吨,超过日本等国家水平。设施一流的大型自动化输送中心,建立起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及时、准确地将海天产品送往世界各地。 海天从保障源头用料的安全和高品质开始,建立专业的菌种培育中心,强化发酵菌种研究,并建成中国面积最大的玻璃晒池群进行天然发酵,直至对产品实施全程无接触的无菌灌装,以及产品流通入市后执行严格的留样观察制度等等,在每一个环节和生产步骤,要求每一位员工对产品质量执行全面、全程、全员的保障体系,得以形成独步市场的质量优势,是同行业惟一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重要认证于一身的品牌,含金量至高。
酱油灌装是影响调味质量的重要环节,海天的灌装生产线坐落在全封闭恒温恒湿环境内,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全程无人为因素污染。瓶子杀菌消毒、酱油灌装、瓶体封盖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全封闭的无菌灌装空间内完成。瓶子经过洁净热水清洗、洁净蒸汽杀菌、洁净空气吹干三道“关口”,瓶盖经过负离子除尘、紫外线杀菌两道程序进入该空间,酱油在进入灌装空间前则经过巴氏灭菌和超细过滤双重灭菌工序。据测量,海天酱油灌装空间的洁净程度已达10万级标准,堪与药品行业的洁净标准媲美。
海天在每一批产品进入流通前都严格执行国际通用的产品留样制度。海天公司专业检验人员不定期地对留样产品进行检测和跟踪,观察产品是否发生变化,质量是否稳定,以此为参考,对在市场中流通的产品实施同步监控,从而确保市场销售产品的品质稳定,质量安全。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产品是调味企业的根本。海天致力于建立完整系统的“中国味”产品体系,经多年精心打造,现已拥有酱油、蚝油、醋、调味酱、鸡精、味精等六个大类的主打产品,以及调味汁、调味粉等10余个小类的小型调味品,合计200余个规格品种。并针对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时尚、个性化的消费趋势,在产品风味开发上不断复合、交叉,从海外引进风味调料融入中国烹饪之中,化为中国特色风味的组成部分。如此丰富的口味选择、多样的包装变化,使海天产品在市场覆盖力、消费接受度、品牌能见度等方面优势明显,能够有效到达各个细分市场,服务于百姓生活每一餐,受到消费者青睐。
为了严格品质监控和质量检测,从原料加工到最后成品下线,海天独创“四步检验法”。第一步:原料把关。挑选结实饱满的优质黄豆,淘汰不合格的黄豆;第二步:风味把关。对发酵液进行鉴定分析,确保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天然新鲜;第三步:品质把关。按照酱油类调味品最严格标准检验,确保酱油卫生、安全、洁净;第四步:成品把关。运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产品的包装形象、气密性、内在品质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健康、安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技术领先,不仅造就了海天产品享誉全球的国际级高品质,也成为海天味业在质量、规模、品牌、营销等方面占据优势的源头所在!
海天率先建成业内唯一的省级“酿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产品检验中心”两个实验室,并与著名的英国中心实验室等国际科研机构、院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承担国家、省、市的一批重点科研项目,仪器装备、人才队伍、科研实力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海天从国外引进的一批超前检测仪器,如气液相色谱、GC-MS等,是国内同行中所少有的,能更为严格地执行质量标准,对酱油中的各种成分和原材料中可能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控,成为国内调味品企业中少数能够自行开展黄曲酶毒素和农药残留检测的生产企业之一,确保每一瓶产品的安全卫生和高品质,与国际标准接轨,甚至超过国际标准。
科研的投入,也推动了海天产品的多元创新。在海天,每月都有新品研发出来投入生产,新品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长期攻关的工程。这既是海天科研队伍专注于调味事业的表现,也是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的需要。单就酱油一类,海天就已发展出生抽、老抽、特色等系列共50余个品种,而所有海天调味产品,已达200余种。口味多样,品种齐全的海天产品,极大丰富了中国美食文明,能够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长期的品牌建设赋予海天美味、健康、诚信、首选的形象,使海天具有极高的品牌号召力,吸引了无以记数的忠诚消费者,以及大批卓有实力的经销商,并获得行业主管部门首肯。企商携手,政府支持,消费者信任,使海天酱油、蚝油、鸡精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入户使用率都保持稳步快速的递增,在一些重点市场,海天产品高达95%以上的占有率创造出营销奇迹。
“有人烟处,必有海天”。海天健全而缜密的营销网络,全面覆盖中国市场,搭建出海天产品到达消费终端的绿色干线。在国际市场上,海天起步早,产品优质实价,出口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获得相当不错的市场基础。
面向未来市场,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海天将一如既往和全球经销商伙伴以及所有业务单位紧密合作,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实现第二次腾飞,再创辉煌! 调味品是一种历史悠久、积累丰富的文化现象,酱油更是中国的“国宝”。中国饮食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文化理念,对这种理念挖掘、整理和传扬,对中国调味业的未来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海天建成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由企业独资兴建的“中国味文化展馆”,力图全景式的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精粹,反映饮食烹饪用料尤其是调味用料深厚的历史积淀。步入“中国味文化展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几千年中国饮食文化刀火实践的辉煌成就吧!
王守义十三香,突然不“香”了?
一道好菜不仅需要好厨师,还需要好配料。那么,中国的调味品品牌是什么?哪个品牌的调味品品牌更好?品牌共享系列汇集了中国十大著名调味品品牌,希望能帮助您选择更好的调味品品牌。 1.品牌名称:海天海天 海天风味产业始于200多年前清朝中叶的干旱年代。佛山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享有亚热带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的独特条件,孕育了传统酿造业——佛山茅台园。当时,酱园的酿造方法以精湛的工艺和醇厚的口感领先于同行。梁祝侯、夏泰等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促进了酱业的繁荣发展,产品远销港澳市场。 2.品牌名称:泰泰乐 上海泰泰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调味品企业之一。 本着“让13亿人品尝更多美味”的企业理念,在强大的研发力量的支持下,泰泰乐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更新更好的美味调味品,为消费者带来国际流行的新一代调味品。泰泰乐系列调味品分为六大类几十个品种,分别是鸡精系列、酱香系列、味精系列、营养系列、风味系列和汤料系列。泰泰乐利用“佛跳墙”和新的科学原理——美味,开发了泰泰乐鸡精。它是由天然新鲜鸡肉精制而成,配以高科技技术、鸡蛋、调味核苷酸、谷氨酸钠、蔬菜粉等。它集精致的风味、香味和营养于一体。添加的任何一道菜都不会与口味相冲突。食用后不觉得口渴,其新鲜度是普通99%味精的1.8-2倍。泰泰乐公司生产的酱油系列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首批质量免检资格。与泰泰乐鸡精一起,被上海市政府评为“上海名牌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3.品牌名称:楚邦厨师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中聚高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企业,是专业生产调味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是中国调味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公司拥有厨师邦、美佳和美味齐贤江桥三个品牌,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有酱油、鸡粉、鸡汁、蚝油、醋、腐乳、调味酱、味精和调味粉,共有100多个品种和300多个规格。自2002年以来,该公司的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人民大会堂宴会酱油”等荣誉。其中,公司厨师邦酱油是全国唯一的“人民大会堂宴会酱油”。 4.品牌名称:老挝马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建龙东路138号,成立于1996年。公司现有一栋四层多功能办公楼和四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员工2000多人,管理和技术人员246人。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在贵州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公司创始人陶华碧女士的领导下,老干妈企业全体员工始终坚持“诚信第一、务实进取”的企业精神。经过九年的努力,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老挝马公司已经形成了每天120万瓶辣椒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风味豆豉、油辣椒、鲜牛肉粉、水豆豉、佛手等20多个系列产品 本集团生产100多种酱油、醋、腐乳、酱油、酱油粉、酱油酱、咖喱酱、清酒、料酒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复合调味品。集团拥有“王致和”、“金狮”、“龙门”、“老虎”和“宽”五个品牌,是北京最大的调味品专业生产和经营公司。其规模、利润和税收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目前,年产腐乳3亿块,酱油8万吨,食醋3万吨,酱油1万吨,固体酱油3000吨。腐乳在北京有90%的市场份额,其他调味品在北京有60%的市场份额。腐乳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家。 6.品牌名称:李锦记李锦记 香港的李金积集团成立于1888年,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迅速建立了国内外著名的酱油王国,拥有60多种畅销产品和遍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它真正意识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李金积产品”。 李金积因其杰出的成就而获得极大的荣誉。他先后获得香港出口市场推广奖、海外发展成就奖、亚洲第四大品牌和亚洲第一食品品牌等奖项。他被选为香港20个杰出商业机构之一,李文达主席也被评为香港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进入21世纪,李金积被评为香港新千年十大企业之一,并被评为“品牌和信誉最长的企业”,进一步巩固了李金积的国际市场地位。 7.品牌名称:王守义 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现为全国20强天然调味品企业之一。1998年,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为王守义驻马店十三乡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1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员工1000多人,资产规模1.8亿元,年产值2亿多元,2003年纳税1200万元。公司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团队和生产实力。公司采用科学的生产方法,将祖传秘方与天然调味料有机结合,开发生产适合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产品。王守义十三香系列产品用途广泛,如王守义十三香、麻辣鲜调味品、包子饺子调味品、炖肉料、鸡精调味品等45个品种,100多个规格的系列产品,荣获“河南省免检”、“河南省名牌”、“中国调味品协会推荐产品”等称号。2000年产品成功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王守义商标被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十三香品牌于2004年被评为“中国名牌”。 8.品牌名称:恒顺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840年的大型企业集团。该公司有一个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并有几十个子公司。其中,江苏恒顺食醋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食醋生产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1年,公司发行的4000万股a股正式上市,恒顺成为中国同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江苏恒顺食醋有限公司是镇江香醋的发源地和领先制造商。主要生产香醋、酱油、泡菜、色酒等近200个品种的系列调味品。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恒顺的产品畅销全国和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160个国家的200多个大使馆(领事馆)提供服务,这些大使馆(领事馆)已落户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和中国人民大会堂 四川浩记集团是全国知名企业,四川省重点优势企业。其业务涵盖食品、餐饮、教育、房地产、商业和贸易流通等领域,并已着手进入金融业。2001年,它成功地与世界500强企业中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瑞士雀巢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通过双方的战略联盟,为企业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品牌名称:家乐 乐嘉是联合利华最大的食品品牌。它在调味产品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满足了世界各地的口味,并为您的饮食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品牌宗旨、饮食方式、家庭音乐创作。 乐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汤粉产品品牌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德国卡尔亨舍尔凯勒于1838年创立凯勒品牌以来,他已成为一个受到专业厨师认可和尊重的品牌,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品质。到1957年,凯勒品牌已经在8个国家销售,净销售额为5000万美元,营业收入为350万美元。目前,凯洛格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良好,年销售额达到30亿欧元。 1993年,乐嘉产品来到中国,并大力引进乐嘉鸡精粉,以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理念。随后,为了不断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凯勒推出了其他汤粉产品和酱类产品,为中国餐饮调味品市场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中国民族品牌界,向来有些“小商品,大品牌”。
比如老干妈、王致和、卫龙,再比如“王守义十三香”。
南有老干妈,北有十三香。这句话完美诠释了这两个品牌在调料界的霸主地位!
作为调料界的“男神女神”,它们非常的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它们都坚持“三不”——不融资、不上市,不贷款,不同的是一个高调,而另一个却低调地出奇...... 然而这两个品牌在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却都因继承人变成“扶不起的阿斗”,而惨遭重创。
低调地十三香,爱下厨和喜欢 美食 之人一定都用过,各种肉类,饺子,做汤,很多人都会加入十三香调味。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在中国,调味品的代名词就是王守义十三香。
不得不感慨,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便成了神。十三香毫无疑问是中华调料之神!
说起十三香就不得不提王守义。这个靠100元创业起家的老人,在小小的调味品领域一做就是几十年,硬是把一毛钱一包的调料,做成了年售5亿的大品牌。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中国料理之王”、国民老汉——王守义和十三香的故事!
壹
前不久,在2020年的河南百强民企榜单上,王守义十三香仅仅位列第91位,这与其调味界的霸主地位相去甚远;而且,从整个调味料市场份额来说,“王守义十三香”业已处于落后阶段。
2020年年营收为21.5亿元,是“老干妈”的一半,海天味业的十分之一。专门为“海底捞”提供底料的颐海国际于2016年上市,到2020年,其营收总额已达53.6亿元。同样来自河南省的仲景食品登陆创业板,市值一度高达百亿。
王守义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复合型调味料之一,可以说,这个品牌在当年的全盛时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在今天这个变化飞速的年代里,它却被其他的竞争者们弯道超车,让这个老品牌在调味料的市场再也没有了当年的辉煌。
从民族品牌创 历史 新高,到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王守义十三香是怎么从开局王炸走到今天的困境的呢?
王守义十三香的 历史 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的兴隆堂,兴隆堂最开始是修建于北宋的都城东京,也就是开封城中,一开始的业务是贩卖草药和香料。
北宋一名官员,善于烹饪,在辞官以后,就在开封开了一间药铺,命名为“兴隆堂”。
公元1101年,兴隆堂制作了一款秘制的调料,这一种调料酱香独特,在京城大为盛行,因此被收入宫内,供皇室享用。
1959年,当时居住在河南开封的回人王守义迫于生计,就在这个祖传的秘方基础上,采用了20多种纯天然的中草药香料,研制出十三香调味品,沿街叫卖。
因为王守义十三香独特的味道,受到了当地人的追捧和喜爱,再加上“薄利多销”的营销模式,“王守义十三香”的生意越来越好。
贰
中国,南来北往的商人旅客,都绕不过中原一个小城市。它在数千年中国 历史 上亦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被世人称为“天下之最中”,即所谓“天中”,它,就是河南的驻马店。
好景不长,到了1969年,因为一些 历史 原因,王守义被迫停止了十三香的售卖,谁知道这一停就是十余年之久。
时间很快来到了1984年,王守义随子女来到驻马店定居。
已经60岁高龄王守义,不想再冒险了,但经不住儿子的百般劝说下,还是拿出自己的积蓄100元钱,开了一家店铺,重操旧业卖起了十三香。
在1987年,王守义开始对十三香的包装进行改良,重新设计。两年后,十三香还获得了工商局的认证,注册成功。
父子三人随之创办了河南驻马店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品加工厂,走上了企业稳步发展之路,并由此结束了中国有史以来长期使用五香粉、八大味等单一调味品的老格局,十三香调味品也在国内开创了调味品的新潮流。
1998年,十三香集团公司成立,注册资金8000万元,当年的销售额为4亿多元,要知道一包调料的利润仅仅只有八分钱。
第二年,王守义完成了商标注册,“王守义十三香”第一次出现在央视春晚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央一套黄金时段广告位的常客,以王守义头像做防伪标志的品牌形象也从那时开始深入人心。
叁
2003年,十三香的销售额突破5亿元,那时很少有中国人不知道“十三香”外包装上的老人。
2011年,王守义十三香销售额达到了10.4亿元,上缴税收8002万元,利润6923万元;2014年,这些指标已增长为15亿元、1.7亿元和1.2亿元,调料产量6万多吨;
2015年,销售额为16亿元,上缴税收达2.6亿元;2016年,利润更是超过3亿元。2018年,王守义十三香位居河南省100强企业第97位,营业收入为28亿元。2019年,营收更是超过了30亿。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每小盒40克装的十三香,产生利润却只有8分钱!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 2003年,十三香创始人王守义带着自己一生坚持的成就离世了。
这位传奇老人的一生在此落下帷幕,在弥留之际, 他留下遗言“不准公司多元化发展,也不上市,不玩资本运作,更不准家人做房地产生意。
这位传奇老人的一生在此落下帷幕,在弥留之际, 他留下遗言“不准公司多元化发展,也不上市,不玩资本运作,更不准家人做房地产生意。
但是显然, 他的后人们并没有遵守老人的遗言,他们在外界的巨大诱惑面前。完全忘记了老人的遗言,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跨界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徘徊了十年之久,使王守义失去了最好的一个发展机会。
纵观彼时十三香集团旗下有各种副业,包括房地产项目、广告公司、纸箱公司、商贸公司、建筑设备租赁公司。
2008年,餐饮业在经济危机中崛起,澳门豆捞火锅风靡全国,对于一年售出十多亿包调味料的十三香看到了机会,他们认为借助餐饮渠道,可以推动调味品的销售。
2009年6月8日,王守义新豆捞店在郑州金水区试营业,在新店的内饰和餐具上,都醒目地标注着“王守义”的头像标识。
计划在全国开500家门店,但结果没有火起来。
经历了多元化惨败之后,王家二代掌舵的十三香的“跨界”脚步终于停了下来。
肆
要说王家最能折腾的还是三代长孙“王太白”。 这位20岁就手握几千万资金的“富三代”,是集团第二代掌门人王银良的侄子,也是他一度着意培养的“接班人”。
他在国外留学的过程中。有心投资房地产行业,就买了几十处房产,但是没有料到金融危机忽然爆发,只能靠家族来支持。
回国之后,王太白又想出了将王守义上市的想法,但是因为家族长辈的坚决反对。最后这事就被搁置了下来,可是,虽然上市被拦截,但是却彻底调动起来了王家人的心思,那几年各行各业都能看到王家人的身影。
不过很遗憾,这些事业几乎没有人能够成功。经历了多元化惨败之后,十三香的“跨界”脚步终于停了下来。
而 在王家“二代”“三代”在他们不熟悉的领域不断碰壁的时候,中国调味品市场悄然进入了新时代,对手们一个个“弯道超车”,十三香不得不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追赶。
作为 历史 长河中栉风沐雨的“中华老字号”的杰出代表,王守义十三香已经成为陪伴消费者走过了三十余个春秋,从走街串巷,到年营收30亿的香辛调味品龙头企业,多年来坚守于一个产业领域,不断在产品品质上精益求精,以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发展之道,真真正正将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
只不过,如今的十三香想要找回失去的岁月,还需要漫长的时光去沉淀...
参考资料:
东方 美食 《王守义豆捞店为什么不香了?》、
华商韬略《王守义十三香,怎么不“香”了?》、
电商观察网《60岁开始创业,100块发家,靠卖调料,1年净赚3个亿!》、
世华《产品垂直,聚焦主业,王守义“只做一件事,就是把香辛调味料做好”》
关于“海天酱油的产品优势”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是艳艳]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412-218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是艳艳”!
希望本篇文章《海天酱油的产品优势》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海天酱油的产品优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天酱油的产品优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自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