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融券操作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融券操作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融资融券的操作方式
先开立信用证券和资金账户
根据对融资融券细则的解读,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必须先通过有关试点券商的征信调查。投资者如不能满足试点券商的征信要求,在该券商网点从事证券交易不足半年,交易结算资金未纳入第三方存管,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有重大违约记录等,都不得参与融资融券业务。
投资者向券商融资融券前,要按规定与券商签订融资融券合同以及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并委托券商开立信用证券账户和信用资金账户。投资者只能选定一家券商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在一个证券市场只能委托券商开立一个信用证券账户。
融券卖出价不得低于成交价
投资者融券卖出的申报价格不得低于该证券的成交价;如该证券当天还没有产生成交的,融券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前收盘价。投资者在融券期间卖出通过其所有或控制的证券账户所持有与其融入证券相同证券的,其卖出该证券的价格也应当满足不低于成交价的要求,但超出融券数量的部分除外。
卖出证券资金须优先偿还融资欠款
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后,可以通过直接还款或卖券还款的方式偿还融入资金。投资者以直接还款方式偿还融入资金的,按与券商之间的约定办理;以卖券还款偿还融入资金的,投资者通过其信用证券账户委托券商卖出证券,结算时投资者卖出证券所得资金直接划转至券商融资专用账户。投资者卖出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所得资金,须优先偿还其融资欠款。
投资者融券卖出后,可以通过直接还券或买券还券的方式偿还融入证券。投资者以直接还券方式偿还融入证券的,按与券商之间约定,以及交易所指定登记结算机构的有关规定办理。以买券还券偿还融入证券的,投资者通过其信用证券账户委托券商买入证券,结算时登记结算机构直接将投资者买入的证券划转至券商融券专用证券账户。
融券的操作
投资者融入证券卖出,以保证金作为抵押,在规定的时间内,再以证券归还。投资者融券卖出后,可通过买券还券或直接还券的方式向证券公司偿还融入证券。买券还券是指投资者通过其信用证券账户申报买券,结算时买入证券直接划转至会员融券专用证券账户的一种还券方式。
例如:某投资者信用账户中有100元保证金可用余额,拟融券卖出融券保证金比例为50%的证券C,则该投资者理论上可融券卖出200元市值(100元保证金÷50%)的证券C。
融资融券业务目前的杠杆比例大多以1:2较为常见,少数激进的券商会将比列增至1:3。相关监管部门预期标准杠杆为1:1较为合适。投资者利用两融杠杆,还有其他拖累。投资者两融操作除了证券交易的佣金、印花税等基本交易成本之外,还包括融资利息或融券费用等,融资的年化利息是8.6%,融券的年化利息是10.6%,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原有零和游戏基础上,还得多背负融资融券利息;另外,投资者还得承担由此产生的巨大心理负担,胜算更小。
从监管部门来讲,应该深刻反思当前鼓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和借壳的政策,如果这个政策继续,上市公司所代表的内容就可随便变化,市场就缺失基本游戏规则,机构和庄家显然想要什么牌就有什么牌,普通投资者只能沦为鱼肉。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舍不得离开股市,那么股票投资的尺度就必须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两融杠杆还不宜使用;股票投资还是应该选择绩优股,虽然绩优股也可能有造假水分,但相对于一些明明盈利不佳甚至亏损的股票,显然更有投资价值,其上当受骗的概率显然更小。
二、融资融券的风险
第一:杠杆交易风险。融资融券的交易具有杠杆交易的特点,假如判断失误的话,同时就蕴含着杠杆交易风险。因为融券融资交易在投资者自有的投资规模上有一定比例的交易杠杆,所以亏损的话也会放大。对于这样的情况,投资者需要认识到杠杆交易的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另外,融资融券的交易要支付利息费用,因此投资者买入某支证券后,证券要是下跌的话,投资者不仅要承担投资的损失,同时还要担负融资的利息。即使投资者卖出证券,假如证券的价格上涨,投资者又要承担证券价格上涨的投资损失,又要支付融券的支出。
第二:强制平仓的风险。进行融资融券的交易,投资者不仅仅和证券公司是委托买卖的关系,同时还具有债权债务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担保关系。证券公司为了保护自身的债权,对投资者信用账户的资产负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在一些条件下对投资者担保资产进行强制平仓。
第三:监管风险。监管部门和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出现了异常情况,或者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都会对交易采取监管措施,维持市场进行平稳运行,甚至会暂停融资融券的交易。这些监管措施都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投资者应该留意监管措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时刻关注市场状况,有效进行预防。
第四:其它类风险。
(1).投资者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假如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基准率调高,证券公司将相应的调高融资利率或融券费率,投资者将面对融资融券成本增加的风险。
(2).投资者进行融资融券的交易,假如信用资质降低,证券公司就会对投资者的信用额度进行降低,造成投资者的交易受限,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在新《证券法》实施两月之际,关于“单位和个人证券账户不得违规出借”的规定,引发市场热议。有网友表示,“我们一家人共用一台电脑登录账户炒股,难道违法了吗?”
此次新证券法修订扩大了禁止出借证券账户的主体,“个人”也被纳入规制对象。具体有两点。第五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也就是说,修订后的《证券法》从3月1日正式实施,对违反证券账户实名制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
那么,操作亲属A股账户是否违法?业内人士坦言,“得看具体情况!”
一家中小型券商合规总监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账户实名制是金融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券商通过监控MAC地址等监控客户异常交易行为也是一项常规监控措施。只要投资者不是违反规定出借账户,就不要担心受到处罚。
上述中小型券商合规总监认为,新证券法修订后,加大了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但是市场不宜对个别条款进行过度解读。监管层不会打压市场,只会引导市场更加合理。主观上没有在回避监管、从事违法违规的投资行为,普遍会受到法律保护。
那么,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代为操作是否违法?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臧小丽认为,夫妻炒股的资金为夫妻共同财产,一方使用另一方的账户炒股不算是出借账户;父母子女之间代为操作,也谈不上违规出借账户。不过,“何为违规借用他人账户”,有待监管部门出台具体细则。
臧小丽认为,借用他人账户炒股的危害主要在于,有些人利用其他人的股票账户来逃避监管,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新《证券法》将借名炒股纳入监管范围。但是,该条款也不能矫枉过正。
代为炒股的情况比较常见,是不是都算违法的借名炒股行为呢?臧小丽表示,法律上不能一概而论。“用他人账户炒股是否违法,可以考虑的因素是:股票账户持有人与实际操作人之间是否具有亲属关系,炒股资金来源于账户持有人还是实际操作人,实际操作人是否存在《证券法》禁止或限制的交易股票的规定,实际操作人能控制的股票账户的数量和交易情况,是否不当影响了证券市场等等。”臧小丽进一步说。
“这个规定,不能进行过于宽泛的解释。为家庭成员的账户进行的操作,不应该看做是借用他人账户。”杨兆全表示。
关于“融券操作方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玉泉小郎君]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412-103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玉泉小郎君”!
希望本篇文章《融券操作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融券操作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融券操作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融资融券的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