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美元指数上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元指数上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英国脱欧,美国贸易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相对有限;
2、英国对外关税和欧盟保持一致(平均关税1%),脱欧后英国对美国关税增加的概率并不大;
3、但考虑到英国是美国最密切的盟友,且是美欧交往的重要桥梁,英国脱欧将令美国在政治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4、考虑到英国脱欧对欧盟和英国影响更大,而欧元和英镑在美元指数中占比将近70%,一旦英国脱欧,美元指数或上行;
5、自2016年2月20日英国宣布将于6月举行脱欧公投后的7个交易日内,欧元对美元贬值2.35%,英镑对美元贬值3.09%,导致美元指数上涨1.8%,如果英国公投决定脱欧,美元指数上涨几率会更大。
扩展资料
1、2018年4月18日,英国上议院通过一项修正案,要求政府在与欧盟“脱欧”谈判中为留在欧洲关税同盟作出努力;
2、2018年4月23日 英国上议院通过一项《退出欧洲联盟法案》修正案,要求英国在“脱欧”后法律体系中保留《欧盟基本权利宪章》;
3、2018年6月12日和13日,英国议会下院就《退出欧盟法案》进行辩论,并就上院提出的一系列修正案进行表决。令特雷莎·梅政府欣喜的是,议会下院否决了多项对政府不利的修正案;
4、2018年6月12日,英国下议院以324-302票通过了反对上议院有关《退出欧盟法案》的110号修正案?;
5、2018年6月20日,英国上议院表决通过政府提出的《退出欧洲联盟法案》,确立明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后的法律框架,废止欧盟法规在英国法律体系中的优先权。法案只待女王签署即可生效。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美联储会议对股市的影响有什么
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状况
经济增长良好的话,能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美国,并且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金融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就会增强,促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升值,美元指数得以上升。数据分析显示,当美国GDP增长良好的时候,表明经济状况很好,此时的美元指数都是上涨。
第一次经济繁荣发生在1983年至1985年,当时里根政府奉行供给学派的经济理念,其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5.37%,这段时间是美元指数的上涨期。第二次繁荣发生在1991年至1999年,当时互联网经济正繁荣发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20多个月,GDP年均增速为3.84%,而CPI同比均值仅为2.81%,在这段时间里,美元二次走强。
财政赤字
美国财政赤字是从2008年开始大幅攀升的,主要是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但2010年后财政赤字很快就下降了。美元指数上涨阶段,通常财政赤字都很小。通常而言,财政赤字通过这三条线来影响美元指数。第一,财政赤字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发行泛滥,美元供给增加,导致商品价格水平提高,相对于其他货币,美元贬值。第二,财政赤字易导致经常项目赤字。
在国内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势必增加对外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将扩大经常项目赤字。第三,政府要想减少财政赤字,会借助增加税收、借债和发行货币等方式,可是这些方式都会使美元指数下降:加税会增加投资成本,限制了国际资本的流入;借债轻则财政赤字缺口加大,重则产生财务危机;发行货币的结果则往往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相当于本币供给增加,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相对减少,本币需求减少,外币需求增加,于是本币就相对于外币贬值了。也就是说,不管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要美元相对于6种货币尤其是对占有57.6%权重的欧元而言,发生通货膨胀了,美元指数应该会有所下降,反之亦然。
当美欧之间的CPI差相对上升时,美元指数相对下降;当美欧之间的CPI差相对下降时,美元指数相对上升。如果只跟自身比较的话,也可以看出,美国CPI走强的同时美元指数走弱,而CPI走弱的同时美元指数走强。可以看出,“通货膨胀上升—货币对内贬值 —货币对外贬值”这一链条在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相互印证。
避险需求
1980年至1985年美元指数走强,美联储大幅提高基准利率来对抗石油危机造成的通胀,高利率促使美元快速升值,但却引来了拉美危机,而拉美危机的发生又引起人们的恐慌情绪,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使美元得以进一步的升值。在美元指数于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的上涨行情中,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欧洲的科索沃战争,同样促使国际资金回流美国,直至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才逃离。
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和2009年的欧债危机发生时,美元同样作为避险资产持有,在这两段时间美元指数有小幅上升。从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科索沃战争、全球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美元总是作为全球优质的避险品种来持有,这一特点是由美国的经济政治地位所决定的,这也导致了每当发生局部危机的时候,美元指数总会有所上涨。
未来走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影响美元指数的关键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话,才会引起经济过热,提高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数,经济向好的话,国际资本才会主动流进来进行投资,当然,在美国GDP增速与其他国家经济下行的强烈对比下,资金处于保值的需求,也会流向美国,从而推动美元指数上涨。
展望未来,首先,我们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2016年四季度美国GDP为1.9%,虽然低于预期,但经济数据表现靓丽。2016年12月议息会议预期2017年加息三次,美联储耶伦明确表态到2019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接近3%。今年年初欧洲的GDP、通胀、制造业等数据都表明了欧洲经济有所回升,欧洲央行1月议息会议上继续选择按兵不动。
其次,从地缘政治方面来看,英国启动退欧进程,但仍希望与欧盟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最后,从法国大选方面来看,两名执政观念截然不同的候选人意味着法国的未来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右翼政党***,勒庞希望法国退出欧盟,采取措施保护国内就业。
第一,美债的压力。美联储讨论加息,带动美债收益率上行,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美债吸引全球资金,那么非美市场将面临一定的资金流出压力。另外,在当前全球经济节奏相关性提升的背景下,对应的利率水平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相关性较高,而国内利率上行将对A股估值产生压力。春节之后抱团股的大跌就是因为国债收益率升高,资金从股市撤离导致的。第二,美元指数的压力。美联储讨论加息,带动美元指数上行,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市场;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可能会有一定的贬值压力。使得北上资金流入A股的速度放缓,甚至大规模流出,同时大规模货币贬值也不利于出口。第三,美股的压力。美联储讨论加息,使得美股出现下跌,情绪上利空A股。
扩展资料
美联储一般会以以下为美联储利率决议、主席新闻发布会以及会议纪要的发布规则:
1、美联储每年召开8次议息会议,会议间隔大约6周左右的时间。
2、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随利率决议一起公布经济预期和点阵图。
3、美联储主席新闻发布会时间为利率决议公布后半小时召开。
4、会议纪要有时令区别,夏令时为02:00,冬令时为03:00。
2021年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时间表:
1月28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3月18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4月29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6月17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7月29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9月23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11月4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12月16日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一般在2月份和7月份的会议上,重点分析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情况,预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区间。在其他6次会议中,要对长期的货币信贷目标进行回顾。
美联储提高利率的目标就是将通货膨胀水平调整到目标值。加息可能对美元报价产生积极影响,而降低利率则可被视为对美元不利。如果利率保持不变,分析师会评估“赞成票”和“反对票”的数量并在会议纪要公布之后讨论投票者的声明,以预测下次会议的结果。
关于“美元指数上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春旋]投稿,不代表奇思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7416.cn/shkx/202412-177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奇思号的签约作者“春旋”!
希望本篇文章《美元指数上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奇思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美元指数上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元指数上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英国脱欧,美国贸易...